購進了冷干機,很多人不清楚冷干機的原理。在使用的過程中處理不當,從而影響了空壓機的使用壽命,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于工作原理與流程,以及冷干機中冷凝器的常識。
一、冷干機工作原理與流程
1、凍式壓縮空氣干燥機通過冷卻降溫,使壓縮空氣中的水蒸汽凝結成液滴,從而達到減少含濕量的目的。凝結出的液滴經過自動排水系統(tǒng)排出干燥機。
只要干燥機出口的下游管路所處的環(huán)境溫度不低于蒸發(fā)器出口露點溫度,就不會產生二次結露現象。
2、縮空氣系統(tǒng)
干燥機的目的是干燥高壓氣,把壓力為30-32bar溫度為30℃-50℃的高壓氣的溫度降到1-6℃,過濾出其中的水分,供吹瓶機使用。
3、冷卻水系統(tǒng)
冷卻水主要是用來冷卻冷媒,把氣態(tài)的冷媒變成液態(tài),冷卻水在塔水機里進行降溫。
4、冷媒系統(tǒng)
利用冷媒的低沸點特性,在熱交換時從液態(tài)變成氣態(tài)吸收壓縮空氣的溫度,從而降低壓縮空氣的溫度。
5、排水系統(tǒng)
空氣先經預冷器降溫除去一部分水,再經蒸發(fā)器大幅度降溫除去大量的水,通過擋水板或汽水分離器把冷凝水排到隔污桶,再經排水器排出。
二、冷干機中冷凝器的常識
1、冷器是一只空氣熱交換器。在冷干機中既是制冷系統(tǒng)的冷量回收設備,也起到脫水后低溫空氣回熱器作用。它是冷干機的主要組成部分,也是冷干機區(qū)別于其他制冷設備的特征條件。
2、預冷器并不是冷干機的必備部件,但它在冷干機運行中又起很大的作用。預冷器在冷干機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回收被蒸發(fā)器冷卻后的壓縮空氣所攜帶的冷量(對絕大部分用戶來講這部分冷量屬于“廢冷”),
并用這部分冷量來冷卻攜帶大量水蒸氣的較高溫度的壓縮空氣,從而減輕了冷干機制冷系統(tǒng)的熱負荷,達到節(jié)約能源的目的。另一方面,低溫壓縮空氣在預冷器里溫度得到回升,
使排氣管道外壁不致于因溫度過低而出現掛露現象。此外,壓縮空氣溫度升高后,降低了管道內空氣的相對濕度(可達5-10%)。根據金屬銹蝕理論,當環(huán)境相對濕度低于零界點(40%)時,
金屬管道生銹現象便會停止。所以在冷干機中都設有預冷器。
3、在預冷器里,同質同量的冷、熱流體(壓縮空氣)依靠相差不大的溫差進行熱交換,目的有兩個:
(1)初步降低濕熱飽和進氣的溫度和含水量,在一定程度上可減輕蒸發(fā)器熱負荷,進而降低整機耗能;
(2)使溫度較低且含濕量飽和的壓縮空氣溫度得到回升,從而降低了壓縮空氣排出時的相對濕度,使輸氣管道不會因輸氣相對濕度過高而出現內壁生銹,
同時也避免了因輸氣管道外壁溫度過低而出現的管外“掛露”現象,改善了車間環(huán)境。
凝結水附在換熱管道外壁更容易排出,因此通常安排溫度較高的飽和壓縮空氣走預冷器的殼程,而溫度較低的干冷空氣走預冷器管程。
預冷器的存在使壓縮空氣流經通路在冷干機中自成系統(tǒng)??諝庀到y(tǒng)與冷媒系統(tǒng)在蒸發(fā)器里交叉相會,使進入冷干機的飽和壓縮空氣先后經過兩次降溫、一次升溫過程后,
在排氣口獲得絕對含水量(露點)和相對濕度(%)都很低的干燥壓縮空氣。
4、冷干機如果不設預冷器或預冷器設計不當,輸出的只是露點較低而相對濕度很高的潮濕冷風,其功用相當于一只制冷效果不錯而能耗極大的冷風機,在工業(yè)上沒有大的應用價值。
些用戶需要含水量低而且溫度也低的壓縮空氣,這時冷干機可不再設置預冷器了。由于不設置預冷器,冷空氣的冷量得不到回收利用,蒸發(fā)器的熱負荷會增加很多。在這種情況下,
不僅需要加大制冷壓縮機的功率來進行能量補償,而且對整個制冷系統(tǒng)的其他部件(蒸發(fā)器、冷凝器及節(jié)流元器件)都需要進行核算。
5、冷干機排氣溫度即是預冷器的排氣溫度。
一般來講,冷干機排氣溫度高低能反映出預冷器對制冷系統(tǒng)產生冷量的再生利用程度,排氣溫度高,則冷量利用率高;排氣溫度低,則冷量利用率低。
由于受到熱交換條件的限制,特別是受到內露點不能低于冰點的條件限制,冷干機排氣溫度與進氣溫度相差是有限的,即預冷器提高成品氣溫度的能力是受到限制的。
上述內容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關于工作原理與流程,以及冷干機中冷凝器的常識的介紹,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。感興趣的朋友,歡迎收藏關注本站。